秧歌,又叫大秧歌、地秧歌,统称“扭秧歌”,是我国(主要在北方地区)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,比较著名的有胶东秧歌、山东秧歌、东北秧歌和冀东秧歌,并称“四大秧歌”。
乐亭地秧歌是冀东地秧歌的三大流派(昌黎地秧歌、乐亭地秧歌、滦州地秧歌)之一,历史悠久,流传广泛,内容丰富,熔铸了一代代乐亭地秧歌艺术家的智慧和心血,代表着乐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。
乐亭地秧歌演出场景。(受访单位提供)
乐亭地秧歌萌生于宋、辽金时期,元代兴于民间,清乾隆二十年“串街秧歌”就是现在地秧歌的前身。随着改革开放春潮涌动,尤其是1983年以来,地秧歌文化在秧歌艺人的努力和挖掘下,再次被唤醒,地秧歌文化在全国文艺界再度崛起。由多人挖掘、探索、整理所撰写的《乐亭地秧歌》一书公开出版,并发行于24个国家,乐亭地秧歌从此享誉世界。
乐亭地秧歌表演动作舒展,美而多情。演员通过简单的道具和传神的动作对艺术进行表达,男女老少皆可演绎。艺术角色大多分为妞、公子、丑、蒯等,分工不同,着装也不同。表演者根据自己的打扮来演绎自己的角色。唢呐声一起,场面浩大、宏伟壮观,男女老少皆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。
随着时代的进步,在党和政府大力宣传保护下,乐亭地秧歌表演艺术家积极挖掘、传承,使得乐亭地秧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,成为永不褪色的经典,涌现出了吴秀珍、魏明启、郑来、许万才、岳瑞征、陈俊章等一大批优秀代表性人物。2011年5月,乐亭地秧歌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,秧歌艺术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。
时间飞逝,岁月如梭。老艺人留下的秧歌技艺成为后人学习传承的经典,但想要更好地传承非遗文化,亟须解决依据甚少、史料匮乏等问题。为了追溯传统文化脉络,保证秧歌文化真实性,河北省舞蹈家协会会员马建国翻阅典籍、查证资料、寻访名家,历经三年努力,在多方鼎力支持下,终于寻找到乐亭地秧歌第二代传承人许万才。
正在教授表演技艺。(受访单位提供)
许万才是乐亭县四街村人,如今已91岁高龄。他幼时开始扭秧歌,十几岁便是当地知名艺人,很早便收乐亭地秧歌双扇妞角的代表性人物岳瑞征为徒。岳瑞征10岁开始上场跳秧歌舞、打霸王鞭,1950年11岁时正式扭秧歌,师从许万才学妞,师从吴秀珍学丑,1959年自创《扇花秧歌》参加全军文艺调演选拔赛。岳瑞征不仅学什么像什么,还大胆创新双扇舞,如婀娜多姿的少女,更似翩翩起舞的蝴蝶,中国歌舞剧院的舞蹈演员曾经找其专门学习扇子花。岳瑞征演绎的角色扮相漂亮俊美,舞姿优柔大方,其“双手翻转扇”“双手拧花扇”等扇花技艺独具特色,在地秧歌老艺术家中可谓独树一帜。
三年的追溯使马建国有幸拜师在岳瑞征老师门下,再加上乐亭地秧歌第二代传承人许万才的言传亲授,马建国的秧歌技艺不断精进和升华。如今的他,已经成为河北省舞蹈家协会会员、唐山市舞蹈家协会会员、乐亭县舞蹈家协会副主席、乐亭县“最美文化达人”、中华艺术名家联谊会会员、中国公益非遗优秀记录者。
马建国对秧歌的热爱不仅仅在于对秧歌的传承和探索上,更体现在对秧歌的创新发展上。在实践过程中,他大胆创新、不断改革,多处拜师名家虚心求教,得到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建平和麻彩虹的言传身教,艺术造诣不断提升,并在河北省舞蹈家协会认定“火凤凰”艺名。他希望通过一代代乐亭地秧歌传承人的不懈努力,使地秧歌文化永不褪色、代代相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