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我市把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创A作为改善空气质量、促进产业升级、加快绿色发展的关键措施,全力推动钢铁行业由黑变绿、由旧变新、由大变强,大力提升钢铁产业的“含金量”“含新量”“含绿量”。目前,全市已有8家A级钢铁企业,总量位居全省第一。
近年来,我市按照“领导真重视、资金真投入、实施真工程、管理水平真提升”的超低排放改造路径,鼓励引导企业算大账、算长远账,由“要我创A”向“我要创A”转变。迄今为止,全市钢铁企业累计投资700多亿元,完成了1600余项超低排放改造工程,烧结机机头烟气颗粒物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排放限值均低于国家超低排放限值。为强化监测监控水平,我市建立大数据监控管理平台,全市23家钢铁企业2219个生产及治理设施DCS参数已全部集成联网,实现了全工艺、全流程监管。
我市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迭代升级,加速钢铁企业向沿海布局调整,大力推进钢铁企业实质性整合重组,为钢铁产业后续发展腾出更多“绿色空间”。推进运输结构调整,非临港钢铁企业接入铁路专用线并实现全覆盖,持续加大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,与新能源头部企业合作,推进新能源重卡更新替代,累计更换新能源重卡4345辆,更换总量居全国第一。严格落实钢铁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“双控”制度,提升炼钢系统工艺水平,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,特别是积极探索氢能炼钢技术,加快推动煤炭消费减量。
为打通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创A绿色通道,我市坚持送服务、强保障、育产业,制定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稳住经济大盘的一揽子措施,探索数字化、智能化非现场监管执法模式。针对企业在治理路线、技术标准等方面的问题,对照全面超低排放标准,聘请第三方公司开展问题整改检查评估,逐企业制定创A治理“一厂一策”,确保创建过程高效、精准、务实。按照“生态产业化、产业生态化”的发展模式,与河钢集团联合,在省内率先成立了第一家国有性质的环保集团,搭建钢铁企业环保治理平台,吸引优势企业落户,打造环保产业集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