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,又是7月。
唐山的7月令人铭心刻骨。
站在抗震纪念碑广场的唐山公路零公里点,欣赏凤凰飞翔的图案,凝望高耸的纪念碑,数着4层7级28个台阶,心中掠过一阵阵岁月的波澜。
抗震纪念碑是唐山的标志,是唐山情的聚集,是唐山人的象征。矗立的碑墙,犹如一位坚毅伟岸的讲解员,不论春夏秋冬,不论风霜雪雨,都站在那里讲述着这座城市的毁灭与重生。当再次诵读黑色大理石碑墙上的741个金色汉字,碑文里坚硬的数字,跃然于广阔的时空。那是一组镌刻在唐山人心中的数字,也是人类文明史册上的数字。了解了这些数字,就能深深地理解这座城市,悟得城市精神的时代意义。回望从一片废墟到一座新城的历程,唐山不仅是一路的艰辛,更是一路的奋斗,还有一路的阳光。
唐山乃冀东一工业重镇,不幸于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凌晨三时四十二分发生强烈地震。历史打磨的数字,不会淹没在时光的尘埃中。“7·28”,是人类历史上不能忘却的日子。这天7.8级的地震,瞬间把唐山夷为平地,成为20世纪十大自然灾害之一,那一刻举世震惊。这是世界的数字。
当日历翻到第46个7月,唐山转身向海,一座港口一吞一吐,就搅动了世界的物流!出海就可以奔赴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,驶入190多个港口。密集的公路、铁路网络,多式联运物流体系,是唐山全方位开放的基础。点开大图的瞬间,唐山再次引人注目。闻名世界的知名企业和跨国集团,把目光投向唐山,优质外资不断集聚,采矿业、制造业、农业领域对外投资已多点布局,内外贸并举,国际国内双循环,一个繁荣的大市场让唐山的综合实力稳步提升。打开思路,放开步伐,敞开胸襟,唐山开始转型升级,转向世界的不同领域。
唐山在转型,是开放的城市。
数秒之内,百年城市建设夷为墟土,二十四万城乡居民殁于瓦砾,十六万多人顿成伤残,七千多家庭断门绝烟。泪水浸泡过的数字,永远不会腐朽;悲伤中无声的铭记,永远不会磨灭。唐山大地震的惨痛,写在了新中国的历史上。沉重的数字压倒了一座城市,唐山让国家无比牵挂。这是国家的数字。
46年后,愈合的伤口疤痕犹在,唐山人从来不会忘记。经历了生死劫难,更懂得珍惜。今天的唐山,城市功能科学完善,防灾减灾不仅有了产业支撑,还形成了独特的抗震减灾文化。以减隔震设备、救援机器人等产品为核心的应急产业方兴未艾,地震断裂带周边农村及城镇房屋抗震改造扎实推进,防震减灾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。
唐山在发展,是安全的城市。
十余万解放军星夜驰奔,排险救人;五万名医护人员及干部民工运送物资,救死扶伤;四面八方捐物赠款,数十万吨物资运达灾区。用心房焐热的数字,是一国的温度,是960万平方公里上的恒温。震后党中央、国务院急电全国火速救援。唐山在瓦砾中长出了心灵的幼苗,吸引了56个民族的关爱。疾风知劲草,大难见真情。红五星、白大褂儿,从陌生到熟悉,在唐山心手相连,重建家园。无数无名英雄的援手,用汗水、鲜血、生命挽起了唐山,使唐山昂首屹立在了共和国的版图上。这份恩、这份情、这份力,唐山人融进了世代的生命里。这是温暖的数字。
今天的唐山,从重建到发展,再到转型,充满了激情,紧随时代的步伐勇往直前,不仅证明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,也充分诠释了“四个自信”。于是,在汶川地震灾区,在玉树地震灾区,在武汉抗疫战场,唐山人都争先恐后冲向一线。新冠疫情突发后,不畏艰险的“大白”和志愿者们,坚守在一线,无处不在,无时不在,无事不在,为人民树起了安全的防护屏障。如今从传统的“学雷锋十佳事迹”,到“文明标兵”的评选发布,“雷锋”不仅有了户口,还成了城市文明建设的“群体”。做好事、当好人蔚然成风。
唐山在奉献,是感恩的城市。
震后十天,铁路通车;未及一月,学校相继开学,工厂先后复产,商店次第开业;冬前,百余万间简易住房起于废墟。用双手打造的数字,闪耀着生命的光辉。自主命运的唐山人民是不可折服的,自力更生的坚定信念是牢记在心的。面对大灾大难,唐山人抹去泪水,擦掉汗水,靠坚韧的意志、勤劳的双手,把困难、艰难、大难甩在身后,在最短的时间里挖出第一车“抗震煤”、炼出第一炉“抗震钢”、烧出第一批“抗震瓷”,“达到震前水平”成为流行语。次年5月底,全市区属以上企业98.6%恢复生产。这是唐山的数字。
今天的唐山,“公而忘私、患难与共、百折不挠、勇往直前”的“抗震精神”,不仅成为城市的财富和品牌,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一个资源型城市在转型升级过程中,正在以“新工业、大港口、高科技”为三大支柱,推动创新、绿色、高质量发展。昔日以“转炉炼钢”著称,又以“抗震钢”闻名的河钢唐钢公司,已退出城区,跨越式地向海图强;当年的机车车辆厂的铸钢车间,已经成为地震遗迹,一列列“和谐号”“复兴号”高铁,从新“唐车”下线,驰骋在中华大地。
唐山在创新,是奋斗的城市。
自一九七九年,唐山重建全面展开。国家拨款五十多亿元,集设计施工队伍达十余万人,中央领导也多次亲临指导。经七年奋战,市区建成一千二百万平方米居民住宅,六百万平方米厂房及公用设施。用民心验证的数字,没有半点虚假;让时间过滤的诺言,没有半点尘埃。秉承人民至上的理念,把百姓的事放在心里,一切困难都能战胜。地震当年入冬前,一排排过冬简易房起于废墟,唐山灾民无一冻馁。此时的“简易房”不简单!那是震后唐山人的新家,是新生活的起点。
塔吊、钢筋、水泥、红砖、沙灰,一切都是从头开始。一幢幢高楼的崛起,与简易房相映成为唐山别样的画面。一家连万家,万家连国家。把自己的情感和面容都垒进了墙壁,铸成圈梁和楼板。目的只有一个,让百姓居有定所。这是力量的数字。
今天的唐山,如劫后再生凤凰,奋翅于冀东沃野。虽然简易房早已无踪可寻,但自强不息依然韵味悠长。走进唐山,高楼鳞次栉比,街道通衢如织。建设新家园、共创新生活,为的是让770万唐山人,在新时代里安居乐业。当年的五十多亿元国家拨款已经“发酵”,唐山为国家创造了更多价值。2021年唐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30.6亿元,连续多年位居河北省首位。
唐山在建设,是宜居的城市。
7月,在抗震纪念碑下,细读碑文之外,还有许多的数字。唐山的实践,无时无刻不在深刻而生动地证明着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”。那是未来的数字。
2022年的唐山,早已走出灾难的阴影,开始实施“十四五”规划,英雄的城市和英雄的人民,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,正朝着“三个努力建成”的目标,擦亮“窗口”,建实“基地”,做好“支点”;按照“12345”总体工作布局,努力交出“高水平对外开放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、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”五张优异的成绩单。
唐山在路上,是希望的城市。
路该怎么走,事该怎么办,业该怎么创,人该怎么带,英雄城市如何再创辉煌,唐山,有数!我们心中有数!